当前位置:阿达秘书网>心得体会 > 特色社会主义读书心得

特色社会主义读书心得

时间:2022-06-30 11:45:05 心得体会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特色社会主义读书心得,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特色社会主义读书心得

特色社会主义的读书心得4篇

【篇一】特色社会主义的读书心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特色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特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实践特色;
二是民族特色;
三是时代特色。这三个方面的特色,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吸收实践经验、融入民族传统、反映时代要求的必然表现。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表现出独特的魅力,体现出特有的生机。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践特色;
民族特色;
时代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断总结实践经验,融入民族传统,反映时代要求,不仅解答了中国社会发展遇到的各种问题,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且还体现出了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这些鲜明的特色,饱含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也展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实践,它源于科学社会主义,但主要是从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由实践来检验,并在实践中获得理论上的突破,实现制度上的创新。

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
立足于实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要求。离开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会偏离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和价值要求;
离开了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失去了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源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思想理论基础,但不是简单地依据科学社会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未来社会改造的设想来进行实践的,而是根据中国的国情,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来改造社会、发展中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既体现着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遵循,也更多地反映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要求。离开了具体的实践,就不可能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意义,也不可能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质和价值所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体现在把现代化的实现、民族的复兴同社会主义的振兴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其成为一体化的事业。实现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这是百年来中国人民始终不渝的追求。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为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民族的复兴奠定了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为加快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加快实现民族复兴的进程,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实现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明确目标;
在实现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的基础上,社会主义在中国也得到不断的巩固和发展,体现出越来越多的优越性。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国人民已摆脱了贫困,走向了富裕,国家在日益繁荣富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体现在把社会发展的过程性与奋斗目标的阶段性统一在一起,使奋斗目标贴近现实,贴近人民群众的愿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建设过程,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必然包含着发展的阶段性和奋斗目标的连续性。在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社会发展阶段性理论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把初级阶段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始阶段。在这个判断的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了阶段性奋斗目标,这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样的目标,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贴近了社会发展的现实,更深入了人们的社会生活,更直接惠及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因而也就更能凝聚起民族的力量,更能增强人民群众的信念,更能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体现在把实现和维护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使事业的发展与人民利益的实现结合在一起。利益关系人心,人心决定成败。社会主义事业要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就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尤其要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使人民群众能够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人民群众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最深厚的力量来自于人民群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期能够赢得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根本原因,就在于它越来越充分地顺应着人民的愿望,满足着人民的需要,维护着人民的利益,让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得到了看得见的物质利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体现在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总结和提升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从人民群众实践经验中获取智慧,这是我们党所坚持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历史经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我们碰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从书本上是找不到答案的,只能到群众的实践中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很多成功做法都是群众首先创造出来的,无论是农村的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专业合作社,还是城镇的个体、民营等经济组织形式,都是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形成的重要基础。及时发现和掌握群众实践中的新特点和新趋势,把群众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提炼,上升为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并充满活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特征上是民族的,它在实现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也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融合,与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相贯通,表现出民族的气派和风格。

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都愿意用自己熟悉的语言和风格反映自己的情感和追求。可以说,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总是渗透着不同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体现着民族的特色。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也留下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追求团结统一、和谐相处、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文化精神。这是我们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奋进崛起的精神源泉。这些文化精神,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着思想底蕴和精神营养。我们已经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不断吸纳着传统文化的精华,也不断体现着对民族精神的弘扬。民族精神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缺少的内容,传统文化中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内容,也越来越多地被吸收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不仅反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也反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体现在把爱国主义和艰苦创业的精神融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使其成为推进事业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爱国主义作为一种体现人们对自己祖国深厚感情的崇高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维护民族独立、关心社稷民生、为国献身的精神品格,是中国历史上爱国主义的主要表现,已经深深熔铸在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实现了有机的统一。爱国主义强化着人们对强国富民的追求,并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支撑。献身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献身于促进和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事业,献身于捍卫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事业,都是爱国主义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不仅同爱国主义联系在一起,也是同艰苦创业精神联系在一起的。艰苦创业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荣传统,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世人传颂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和延安精神,都是艰苦创业精神的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这种精神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艰苦创业的精神激励着人们发愤图强、埋头苦干,开拓出新的事业,创造出美好的生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体现在把传统文化的精华思想与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融为一体,使其成为社会的基本信念和行为准则。重和谐,讲信修睦,主张和而不同、厚德载物、天人合一、协和万邦,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长期受到人们的崇尚。这些思想精华,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选择、伦理道德和行为特征,在历史上起到了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作用。这些思想精华,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可供吸纳和利用的厚重思想资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的精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也在不断继承和弘扬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并使这些思想精华与现代文明相承接,与社会进步相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一国两制”实现祖国统一,走和平发展道路等,都包含着对这些思想精华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体现在语言表述上具有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使其能够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益于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它的表现形式必然要带有浓郁的民族特点、民族风格。例如,我们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来概括党的思想路线的精髓;
用建设“小康社会”来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
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来表述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思想;
用“三个代表”来体现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这两大工程的一体化;
用“社会和谐”来引导社会建设和社会进步,等等,都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所表现出的民族特色。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时代的产物,它解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同时,也顺应着时代的潮流,体现着时代主题的要求,提升着时代精神,从而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上世纪70年代以后,国际形势在动荡中发生了重大变化,争取和平,谋求合作,促进发展,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对外思和,对内图变,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内外战略和政策的中心内容。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进一步扩大,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改革也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潮流。时代主题的变化,深深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也在影响着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各种社会制度、各种发展道路的比较优势,已经更多地取决于发展的成效,取决于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的是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但不是一条孤立的道路。它的形成和发展,是同时代主题和世界形势的变化密切相连的,也表现出了对时代主题和世界潮流的积极回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特色,体现在始终是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发展起来的,也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壮大的。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显著的时代特色。通过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联系在一起,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促进着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通过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与人类文明的进步联系在一起,为借鉴和学习一切国家的先进经验、文明成果创造了条件,也为人们的观念更新和思想飞跃提供了一种横向比较和外部动力。正是因为有了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有了与时代同进步、与世界共繁荣的动力和生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特色,体现在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和平中发展自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追求发展的社会主义,也是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同时又以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世界各国开展交流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突出特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当今世界提供的一个重要理念。千百年来,人类盼望和平,追求进步,而又总是遭受战争带来的灾难。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一些国家和民族的崛起和强盛,往往是通过武力扩张、暴力掠夺来实现的,这种为了自己的发展而损害他国利益的做法,严重危害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阻碍人类的文明与进步。近代以来,中国曾经长期遭受外国列强的侵略、压迫和欺凌,饱尝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造成的苦难,更深知和平的宝贵、发展的重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顺应天下大势,既实现着自己的发展,也承担着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中国发展起来了,决不会把这种痛苦再加之于人,也决不会对其他国家构成威胁,去侵略压迫别的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代表着世界和平力量的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壮大,体现着维护和平力量的壮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特色,体现在尊重世界的多样性和发展模式的多样化,与世界各种文明、各种社会制度和各种发展模式,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世界是由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组成的,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价值观念、历史传统、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相互之间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每个国家和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文明都有自己的特色和长处,没有绝对的高低优劣之分,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多种文明、多种社会制度、多种发展模式的共生共存,是世界多样化的生动体现,也是世界充满活力的重要原因。人类社会的进步,正是通过不同的文明共同促进的;
各个国家的社会理想,也是可以通过不同的发展道路来实现的。尊重和维护世界的多样性,各个国家和民族的不同文明、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道路才能和谐相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得益彰。在承认世界多样性现实的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提倡各种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包容而不歧视,交流而不排斥,协商而不对抗,共处而不冲突,尤其是要放弃同化别人的企图,在彼此尊重、平等相待、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发挥各自的积极作用,促进人类社会的共同进步。

【篇二】特色社会主义的读书心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比较研究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形式和方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机统一。苏联模式社会主义也被称为“斯大林模式,是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形式和方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苏联模式进行比较,辩证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
比较

一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苏联模式社会主义进行比较、辩证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形式和方法。其科学涵义是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即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
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而是走 具有中国特色的路。

1956年,中国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由于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此时的中国借鉴了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中苏两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苏联模式的弊病逐渐的暴露出来,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已经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中国共产党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路线以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邓小平于1982年9月1日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1】 1988年5月18日,他同外宾谈话时更明确的指出:“我们过去照搬苏联搞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很多问题。我们很早就发现了,但没有解决好。我们现在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要建设的是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2】

中国自1978年年底开始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逐步从单一公有制的计划经济体制转轨到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体制并存的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关系从闭关锁国转向对全世界各国开放。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也大有进步。苏东剧变后,我国从1992年起更明确地以转轨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对外开放要达到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当今我国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和谐世界建设。3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和进展。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指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形式和方法。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形成于斯大林时期,也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始于列宁,成于斯大林。当时的苏联处在帝国主义包围中,迅速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建立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是苏联生存的保证。经过“一五”和“二五”计划,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已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创造了令资本主义国家叹服的发展奇迹。在这一时期,苏联经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严峻考验,为保卫世界和平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第二次世界大战给苏联造成了惨重的损失,但仅用了两年的时间,苏联的工业生产就达到了战前的水平,到1950年,其工业总产值比战前增长了73%,年平均增长率高达22%~23%,农业总产值也达到了战前水平。50年代,苏联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1956年苏共20大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等苏共领导人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但由于他们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使改革步入误区,苏联发展建设长期停滞。


  戈尔巴乔夫时期,由于其实行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改革路线,苏联模式社会主义被彻底否定,并最终导致了苏共解散、苏联解体。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主要有以下几点不同:

1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是排斥市场,完全通过指令性计划对企业的生产、流通、分配等各个方面进行监督和控制的体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首先破除了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邓小平在1992年视察南方时谈话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应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为我国顺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特点在经济方面表现为:过度集中的全民所有制的国家所有制,过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过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过分强调行政手段的经济管理办法。过分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苏联的经济发展过程表明,过度集中只适用于经济粗放型发展时期的需要,这一时期主要是为工业发展打基础,追求数量增长,并保证国民经济重点部门快速发展。然而随着社会生产力提高、经济规模总量扩大、社会分工日益细密,过度集中就越来越不适应形势了。因此,在二战后,苏联过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消极作用越来越明显。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而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实行单一公有制的所有制结构和单一的按劳分配的分配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特征相结合,开创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这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正如邓小平所说:“ 在改革开放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我们允许个体经济发展,还允许中外合资经营和外资独营的企业发展,但是始终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总之,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4】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是在生产力水平较低且发展不平衡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成功的跨越了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在经济体制上,实行以全民所有制为主,集体所有制为辅的单一化的公有制结构,完全排斥其它经济成分,实行权力高度集中于国家的指令性计划经济。在分配制度上,实行单一的按劳分配,过于强调平均分配,甚至把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视为社会主义的公平原则。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改革开放的政策,而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具有封闭性与僵化性。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由此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改革是全面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前提下,自觉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和环节,以适应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要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必须围绕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把改革开放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新时期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增强的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具有僵化性与封闭性的特点,它无视全球化加速发展,全球联系日益密切的事实,闭关自守,严重阻碍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科技、文化交流及贸易往来,没有充分吸收和利用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在内的人类文明成果,影响了社会主义国家发展,拉大了与西方的差距。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尽管有诸多方面的不同,但在坚持社会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公有制与按劳分配等方面是相同的。

三、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有着特定的内涵与特征,它是特定历史环境和发展阶段的产物,我们只有站在历史角度辩证地认识这一问题,才能对它作出较为公正的评价。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是20世纪20年代至30年苏联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是在一个经济政治文化落后的封建专制传统深厚的小农国家建立的,它是在资本主义包围、时刻面临战争威胁的非正常环境中建立的。苏联模式的目标不是正常的和平的发展,而是争取新生苏维埃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存。它在历史上起过非常有限的积极作用,同时又带有严重的弊病。它绝不是在正常的和平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的好办法。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推动和促进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国防工业的发展,从而为苏联社会主义奠定了大工业基础。20世纪20年代末,苏联经济落后,经济基础薄弱,农业和轻工业发展水平都很低,并不具备快速发展重工业的必要条件。但斯大林模式能够把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意志行动集中统一到国家所面临的迫切的工业化任务上来。从1928年到1940年,苏联工业增长了5.5倍,年平均增长16.8%,其中工业增长了9倍,年均增长速度高达21.2%,建成了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苏联工业产值已占整个国民经济的84%,“工业化奇迹”大大提升了苏联国力,苏联成为工业产值在欧洲占第一位,在世界居第二的社会主义强国。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为苏联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员和物质保障。苏联在战前通过调整,发展重工业———军事工业,为赢得这场战争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苏联模式在战时显示了巨大的动员力和组织效率,它不仅使得苏联在战争开始后迅速把国家纳入战时轨道,并为赢得战争最后胜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党和政府紧急动员,仅用8天时间就征集了530万人入伍,到1941年末,不到半年时间,苏联就组建了400多个师。到1942年,苏联已经形成了协调完善的战时经济体系其军事生产能力大为增强。斯大林模式无疑是苏联获得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重要条件之一。如果“没有这种高度集中体制,苏联反法西斯战争不可能这样迅速的取得胜利,‘即使胜利也会经历艰难的多、曲折得多的历程’”【5】。此外,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对于二战后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也起过积极的历史作用。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尽管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但这一模式从它形成之时起就包含有深刻的矛盾和严重的弊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带来苏联的国民经济在战前和战后的一段时间内迅猛发展的同时,也掩盖和积累了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集中表现为政治生活缺乏民主、经济结构不协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思想文化上严格控制,导致个人崇拜盛行,思想僵化。当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时,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没有及时作出正确的调整,赫鲁晓夫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基本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使苏联模式社会主义丧失了生机和活力。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推行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完全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使改革变成了改向,不仅葬送了苏联社会主义的成果,还导致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走向败亡。但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衰败并不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失败。

从以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比较研究中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扬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探索出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6】 只要我们坚持走自己的道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认真借鉴别国经验,吸收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在内的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就可以克服各种前进中的问题,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1版,第3卷,3页。

【2】《邓小平文选》,1版,第3卷,261页。

【3】《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373页。

【4】《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110-111页。

【5】《苏联政治经济体制七十年》,401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6】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斗争——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人民日报》2007年10月15日。







【篇三】特色社会主义的读书心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区别

姓名:杜田田 班级:13 级4班 学号:2013102203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前者与后者有诸多方面的不同,但前者并不是对后者的“彻底否定”,后者也并非“死路一条”[1]。正确认识和评价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正确认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重要理论前提。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苏联模式;
改革

一、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又称为“斯大林模式”),是指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指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其特征是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重点发展重工业。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宗旨是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带动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进而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1.1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表现

①在所有制结构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两种形式,不允许其它经济成分存在;

②经济结构上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形成了重工业占绝对优先地位的畸形经济结构;

③在管理体制方面,实行管理权与经营权的统一,经济以部门管理,即“条条“管理为主,中央部门集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决策权于一身,直接支配企业的人力、财力、物力和产、供、销大权;

④在经济运行机制上,实行排斥价值规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具有高度集中性和广泛性、指令性特点。就是说,主要的计划指标由国家自上而下地、集中制定,它囊括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部门,一旦制订出来,经最高苏维埃批准,就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

1.2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特征

政治体制特征:贾文华等人认为,“斯大林模式”的政治特征是:高度集中的以党代政领导体制;
以人治代替法治,有法不依,长官意志盛行,民主法制遭到破坏;
自上而下的干部委任制和终身制;
党和国家缺乏有效的人民监督体制[2]。张伟垣等认为,政治体制的主要特征是:党政职权不分,以党代政;
权利过分集中于个人,总书记专权;
联邦制国家结构的高度中央集权化;
践踏法制,漠视民主制度;
干部委任制盛行。

经济体制特征:贾文华等认为,经济体制的特征是:所有制形式过于整齐划一;
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
片面强调指令性计划经济,忽视价值规律,排斥市场机制;
以行政手段为主管理经济,政治斗争时常干预经济生活;
优先发展重工业。张伟垣等人认为,斯大林时期经济体制的特点是:国家和企业经济活动的决策,都由国家主管经济的机关集中掌握,生产指标由国家下达,物资、技术和装备由国家统一调拨,产品由国家统一销售,价格由国家统一规定,企业除了有一定的利润留成以外,对生产、分配、流通等方面没有任何自主权、决策权[3]。

文化体制特征:姜长斌认为,“斯大林模式”在文化上的特征是绝对的统一意志和大规模的情报封锁。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即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
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而是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路。

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中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需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轨道上来;
建设社会主义有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实现现代化;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依法治国,改革和完善国家的政治体制和领导体制;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要互相结合,缺一不可;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用“一国两制”来解决国家统一问题;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
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种族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第一、以民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民为本”,就是以人民为本位,既不同于“以官为本”,又不同于“以人为本”。中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江泽民同志曾经强调指出,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最根本的是要不断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他还号召各级领导干部要“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4]。所以,以人民为本位,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运行基础

传统的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把计划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即通过计划、行政手段来配置资源,否定商品生产和市场的作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优化资源的配置,发挥市场经济的基础作用。

第三、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5]。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广大人民的普遍愿望。共同富裕,第一有个先富后富的问题,不可能大家同步富裕;
第二即使大家共同富了,还应是有差别的,不是搞平均主义,不然社会经济的发展就没有动力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

我们实现共同富裕,要解决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的社会化和私人占有的矛盾。我们要实行生产社会化和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相结合。

第四、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文化。我们中华民族有优秀的文化,应当继承发扬,同时要创新先进的文化,并吸收国外优秀的文化。

第五、民主政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什么?是广大人民。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来源于人民,因此必须受人民的监督。必须转变法治理念,从以法治民、以权治民转向依法治官、以法治权。把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作为依法治国的重要任务。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区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别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是排斥市场、完全通过指令性计划对企业和生产流通分配等各个方面进行控制和监督的体制。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在经济体制方面的特点是:生产资料几乎全部归国家所有;
在经济运行中,排斥市场机制,国家主要用行政手段来协调经济,实现对国民经济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依靠各级行政组织直接领导和管理企业;
在经济管理上高度集中化,国家通过指令性计划对企业和生产流通分配等各个方面进行控制和监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首先破除了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6]。在对公有制的认识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有突破,我国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而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所有制和分配制度具有单一性即单一的公有制和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跨越了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及生产力低下且发展不平衡、小生产者大量存在的客观实际,在经济体制上,实行以全民所有制为主、集体所有制为辅的单一化的公有制结构,完全排斥其他经济成分,实行权力高度集中于国家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以行政手段、排斥市场调节的方式管理社会经济生活;
在分配制度上,实行单一的按劳分配,过于强调平等,甚至往往把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视为社会主义的公平原则[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开创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这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形式,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而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具有封闭性与僵化性。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具有僵化性与封闭性特点,它无视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全球联系日益密切的事实,盲目自大,排斥资本主义,商品、人员、资金、技术等经济要素无法自由流动,资源不能实现优化配置,严重阻碍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科技和文化交流,使社会主义国家不能充分吸收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最新的科技成果,也极大地限制了东西方国家经济贸易的规模,从而实际上阻碍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拉大了与西方的发展差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结了历史上中国闭关自守导致落后挨打的教训,又实事求是地分析了苏东国家处理与资本主义关系的教训,面对全球化背景下“一球两制,竞争共处”的事实,作出了“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新判断,放弃了闭关自守、关起门来搞建设的政策,采取了对外开放、对内改革的政策[8]。

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而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备战性特征明显。苏联在“世界革命论”思想的指导下,仍停留在战争与革命的思维里,固守僵化的思维模式[9]。这种备战型发展模式,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苏联是被扩军备战拖垮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曾在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影响下,作出了“时代主题仍是战争与革命”的判断,“以阶级斗争为纲”,经济建设围绕备战进行,大搞”三线”建设,致使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遭受重大损失。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压倒一切的是稳定,最为迫切的是发展,“发展是硬道理”。据此,中国政府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的任务,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动摇这个中心。

第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基础、发展战略、政治文化体制诸方面,也不同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理解。

在理论基础上,苏联认为计划经济的程度越高越单一越好,排挤商品市场经济,急于建成社会主义并向共产主义过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为我们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在工业化发展战略上,苏联以在短时期内使经济赶上并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作为战略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全面协调发展,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战略。在政治体制上,苏联名为联邦制国家,实际上成为单一制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民主集中制,强调依靠各民族人民的团结、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强调集体领导。

在文化体制上,苏联采取中央严格的集中控制和过多的行政干预,使文化教育处于严重的封闭状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的是世界文明多样性政策,强调在多样性的文化生态中构建和谐文化,以和谐文化促和谐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继承、发展与创新,正如邓小平所说:“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10]“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从以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比较,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制度、基本经验是正确的,由毛泽东开始探索、由邓小平开创和设计、由江泽民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正确的。尽管我们经过了许多历史曲折,但我们已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11]。尽管我们还存在着大量前进中的问题,但只要我们正视存在的问题和差距,认真借鉴别国的有益经验,吸收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坚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可以克服重重困难,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

参考文献

[1] 刘书林.社会主义“苏联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教育导刊[J]. 2009(3): 64-70.

[2] 贾文华. 《苏联改革》, 河南教育出版社, 1989年版,第26~36页

[3] 张伟垣, 曹长盛, 杨阴滋. 《苏联兴亡和社会主义前景》, 新华出版社,第31页

[4] 江泽民文选. 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6.

[5] 邓小平文选. 第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1.

[6] 吴恩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苏联模式”关系析论.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7.

[7] 吴韶禹, 关于苏联模式的几个问题.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1.7

[8] 李赵曜. 从中国模式和苏联模式的比较中正确评价中国模式. 科学社会[J], 2010(5): 8-13.

[9] 高放. 苏联模式的失败令我沉思[J]. 决策. 2010(6): 21-23.

[10] 谢嘉. 苏联模式的失败及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启示[J]. 现代商业.

[11] 程又中. 苏联模式的兴衰[M]. 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第321页

【篇四】特色社会主义的读书心得

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心得体会


共同走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通过学习十九大报告精神,我深刻领会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意味着新的飞跃、新的特质、新的境界、新的格局、新的气象、新的高度、新的价值,表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具有的新的开创性。我深深感知到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进入新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由过去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对我们基层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作为基层干部要充分了解老百姓的美好生活方式和标准,要研究分析本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根源,制定本地区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蓝图。

我要把十九大文件精神、领导讲话融入到自身工作中来。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用所学知识在工作中发挥实效性,多接地气,和群众打交道,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协调处理矛盾纠纷。尤其是正值双新村棚户区改造时期,充分利用腾退政策让村民利益最大化,认真学习区域规划方面的专业知识,努力钻研项目规划建设方面的业务,积极协调项目相关政府部门的关系,为双新地区持续、平衡、充分的发展而尽职尽责。

推荐访问:特色 心得 读书 特色社会主义读书心得 特色社会主义的读书心得 心得体会读书心得体会

版权所有:阿达秘书网 2016-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阿达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阿达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沪ICP备16028498号-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