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阿达秘书网>专题范文 > 党建材料 > 关于国企改革发展和党建设重要论述【精选推荐】

关于国企改革发展和党建设重要论述【精选推荐】

时间:2022-07-01 15:30:05 党建材料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国企改革发展和党建设重要论述【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关于国企改革发展和党建设重要论述【精选推荐】

关于国企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5篇

【篇1】关于国企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

如何在深化国企改革中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作者:李灿嘉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7年第09期

        【摘 要】论文主要介绍了高度认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对深化国企改革中加强党的领导与党的建设的具体途径进行了重点分析,以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与建设工作水平,为国企深化改革提供保障,推动国有企业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同时将党组织的职能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importance of party construction work in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mainly analyzes the specific ways to strengthen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arty in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party"s leadership and the level of construction work, to provide security of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o promoting state-owned enterprises developing to more healthy direction, and fully playing the role of party organizations.

        【关键词】国企改革;
深化改革;
党的领导与建设

        【Keywords】state-owned enterprise reform;

deepening reform;

leadership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party

【篇2】关于国企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

国企改革之:广东国企改革概念股

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任务、新举措。国资委对改革的重点任务进行了全面分解,主要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两大方面来抓好贯彻落实。

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方面,重点是两项任务:一是加快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二是深化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在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方面,国资委准备重点抓好五项工作:一是积极探索“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新模式和新方法。二是抓紧研究组建或改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三是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进一步增强国有资产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四是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比例。五是推进国有资本优化配置,使国有资本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从目前公布的信息看,新一轮国企改革有颇多令人期待之处,如《决定》明确提出,要“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副主任彭建国认为,此前国资委的职能定位是管人、管事、管资产,《决定》提出要以管资本为主,背后隐含的意思是国资委要简政放权,特别是要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减少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干预;
而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就是国资委管资本的重要抓手。“强调管资本,也更有利于国有经济实现有进有退、进而有为、退而有序。”

在中央层级的改革方案抓紧制订之际,上海市公布了“国资国企改革20条”,打响了地方新一轮国企改革“第一枪”。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强调,上海已经到了没有改革创新就不能前进的阶段,必须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下决心深化国资改革、促进国企发展,增强上海经济活力,为国家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更大贡献。

除上海外,广东、重庆等多地国企改革方案也将陆续出炉。预计从现在开始到2014年全国两会,将是各地推出国企改革方案的高峰期。

“混合所有制”成为重头戏

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强调产权保护的基础上,着重提出将“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认为这“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新一轮国企改革中,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无疑将成为重中之重,国有企业能否实现股权多元化值得关注。

国资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中央企业及其子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378家,上市公司中非国有股权的比例已经超过53%。地方国有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681户,上市公司非国有股权的比例已经超过60%。

尽管我国发展“混合制经济”已取得明显成效,但改革的空间依然很大。黄淑和表示,要加快推进国有企业特别是母公司层面的公司制股份制改革,进一步优化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

具体而言,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国企将采取不同的办法。涉及国家安全的少数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可以采用国有独资的形式;
涉及国民经济命脉和重要行业、关键领域的国有企业,可以保持国有绝对控股;
涉及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行业的重要国有企业,可以保持国有相对控股;
国有资本不需要控制可以由社会资本控股的国有企业,可以采取国有参股的形式,或者是全部退出。

再次闯关任重道远

多年来国企改革一直围绕着“放权”和提高效率的主题展开,实质上始终在探索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能否结合、怎样结合的重大问题。在1998年之前,我国在国企改革中尝试了扩权让利、承包经营等措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没有彻底解决问题。

1998年开始,国企改革打响了真正的“攻坚战”。第一阶段改革包括国有中小企业改革和国有困难企业关闭破产,到2008年这项工作基本结束。第二阶段改革则是针对国有大企业的改革,包括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特定问题专项改革。这一阶段的改革极大地优化了国企的外部管理体系,不同程度地解决了企业内部机制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

尽管国企改革“攻坚战”取得了一定进展和成效,但当前国有企业仍普遍存在企业制度不完善、治理结构不健全、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不到位等痼疾,时常成为社会舆论诟病的对象,需要在新一轮国企改革中继续加以化解。

事实上,对于老百姓关注的许多焦点问题,这一轮国企改革都进行了回应。上述几个问题,已被列为此次改革的主要任务;
此外如国企红利问题,《决定》也明确提出,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2020年提到30%,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国企改革再次闯关,任重道远,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隐患不能掉以轻心。以最受人关注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例,此轮改革必须要有严密的制度设计,并且程序公开。特别是盈利状况好、资产优良的国有企业,在引入其他所有制经济过程中尤须防止国有资产被低估,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2012年底,广东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结合三中全会精神与广东国资领导近期访谈。我们预计广东的国企改革核心思路将在提升省属企业资产证券化,促进同业整合以做大做强、在竞争性行业加快产权多元化如引进战略投资者等,以及在进行科技型企业股权激励试点。

我们非常看好广东国企改革的核心理由

1.广东国资体量庞大,与上海相当

2.广东国企盈利能力偏低,改革需求迫切

3.广东积极推动国资改革,改革方向明确

4.广东国企改革重点方向:同业整合,产权多元,股权激励

广东如何分类推进新一轮国企改革

广东国企改革:把握定位功能 深化战略考量

在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的当下,各地如何破解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突出问题和矛盾?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进入经济结构调整期和改革攻坚期,各项改革都面临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目前,地方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虽然取得了较好成效,但是仍然面临许多严峻的困难和挑战,还有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亟待解决。在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的当下,如何破解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广东的国企改革讲证明进行呢?

准确把握地方国有企业的定位和功能

当前的国企改革已经不同于以往简单的放权让利、三项制度改革、完善机制,而是要围绕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的定位和功能展开。从国家层面看,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具体到地方,国有企业的地位和作用应更多地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保障作用。

广东省国有企业2012年实现增加值2185亿元,占全省GDP5.7万亿元的4.1%,相当于珠三角中山市或惠州市的GDP水平;
上交税费748.4亿元,占全省财政总收入的5.5%。全省155户营业收入超100亿元的企业中,国有企业就有89家,占57.4%。虽然国有企业总的经济体量不大,但在重要的基础产业领域、大交通领域、重要民生领域,国有企业的支撑保障作用突出。同时,国有企业在全力保持生产经营持续稳定发展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尤其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以及民生工程和扶贫开发等公益事业中发挥骨干作用;
在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以大局为重,克服增产增亏的压力,全力保障煤电油运,以及粮、棉、油、肉、糖、盐等生活等重要民生产品价格稳定。

深化国企改革的战略考量

立足地方实际,围绕新形势下地方国有企业的定位和功能,着力顶层设计,通过制度安排合力推进改革,同时,针对当前企业改革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力争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

(一)功能定位上,应注重分类管理

地方国有企业按不同的属性和特点,可分为竞争性和准公共性两种类型。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取向,分类明确企业发展方向和重点。对于竞争性国有企业,要重点强化效益导向,转变为完全的市场主体,考核上侧重企业的经济效益;
对于准公共性国有企业,要重点强化公共服务功能,提升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实现服务社会和持续发展双目标,采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考核办法。竞争性企业和准公共性企业在国家政策、行业规划、产业布局等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换、协同发展。

(二)内容布局上,应突出重点

深化地方国有企业改革应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至少包括如下方面。

一是国有经济布局集约化。促进地方国有企业退出低效、无效投资和长期亏损业务,强调实行大企业、大项目带动战略,推进地方企业间同类业务重组整合,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做强做大。

二是国有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企业特别是二、三级企业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制,实现国有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强国有上市公司市值动态管理,防控内幕交易,促进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形成筹资融资、提升价值、回报社会的发展机制。

三是国有企业治理机制规范化。重点是深化国有企业选人用人制度改革,落实企业领导人员任期制和聘任制,新选任的国有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员一律实行聘任制。依法依规公开国有资产监管信息,未上市的国有企业应参照上市公司的方式公开信息。

四是国有企业创新发展持续化。强调坚持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盈利模式创新相结合,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实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加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对企业自主创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支持力度。

五是国有企业考核分配科学化。构建新型国有企业分配机制,激发企业活力。探索企业领导人员廉政风险保证金制度和任期责任终身追究制度,规范从业行为。重奖在自主创新、资本运营、“走出去”等转型升级中贡献突出的领军人物和优秀团队。

六是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系统化。建立健全经营性国有资产统筹协调、分类监管的运行机制。国资监管机构要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进一步下放企业重大经营管理事项的审核权限。

七是国有企业社会责任自觉化。国有企业特别是准公共性企业,充分发挥公共服务功能,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建立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制度。

(三)政策举措上应切合企业实际

以制度的形式固化国有企业承担政府公共项目的政策保障。第一,健全资本金投入机制,明确对国有企业承担的政府指令性建设项目,由政府协调解决项目资本金。第二,建立项目补偿机制,明确对承担的公共交通、污水处理、垃圾集运、废物处置等城镇公共服务项目,由政府视情况对项目给予适当补助。第三,创新回报机制,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探索“资源+项目”运作模式,在机场、铁路、公路、水运、站场等重要节点进行综合开发,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第四,完善考核机制,明确对国有企业根据政府指令承担的扶贫济困、援藏援疆、抗震救灾等专项任务方面的投入,经审核可视同企业当年考核利润。

加大国企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明确各级政府应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安排适当比例的资金,专项用于国有企业自主创新,并逐年增加,完善对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考核激励;
明确对国有企业重大科技研发支出视同企业考核利润,提高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所产生的利润在年度保值增值中的考核权重。

广东国企改革看点十足 资产证券化加快

  广东省国资体系体量庞大,国资委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广东省全省155户营业收入超100亿元的企业中,国有企业89家,占57.4%;
广东省国资监管企业资产总额26159亿元,广东国资系统是仅次于上海和天津的全国第三大国资系统。目前,广东国资系统资产总额超1000亿元的企业8家,营业收入超100亿元企业25家。国资系统主要集中在重要的基础产业领域、大交通领域、重要民生领域,国有企业的支撑保障作用突出。

  Wind数据显示,广东省、市及区属国资A股上市公司60家,在绝对数量上仅次于上海国资委。以12月13日收盘价计算,广东国资系统上市公司总市值占全省上市公司总市值的28%,总额达到5779.5亿。其中以竞争性企业占比达64%。

目前,广东省国资体系资产证券化率较低,整体不足20%,与国资委规划的2015年达60%目标相差较大,广东省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未来提高资产证券化率的诉求将比较强烈。广东省十二五规划证券化率目标是:到2015年末突破60%;
而目前该数字仍停留在20%左右,留给广东国资完成目标的时间,只有两年。我们认为,在IPO周期较长,排队公司过多的情况下,通过已有上市公司大股东利用上市平台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等模式将成为短期内实现资产证券化率快速增长的有效方法。

据广东省国资委此前发布的数据,广东省属国资大型企业共计24家,拥有控股上市公司共20家,其中A股上市公司11家,境外上市9家,A股上市公司有如下

粤电力A(000539.SZ)

粤高速A(000429.SZ)

粤水电(002060.SZ)

白云机场(600004.SH)

星湖科技(600866.SH)

佛塑科技(000973.SZ)

省广股份(002400.SZ)

风华高科(000636.SZ)

中金岭南(000060.SZ)

广晟有色(600259 SH)

广弘控股(000529.SZ),

广东2013年将打造5家超千亿企业深化国企改革,2月27日,在广东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上,省国资委主任温国辉透露,2013年,全省要集中各种资源培育发展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且经营规模100亿、500亿和1000亿元的骨干企业。2013年全省力争培育5家,2017年培育15家,2020年培育20家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的国企大集团。

  广东省属国资拥有的以广晟资产、广业资产、广弘资产和广新外贸为首的四大集团,他们将是广东省国资重组整合的主角。各集团现有上市如下:

广东省广弘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广弘控股(00529)

广东省广晟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中金岭南(000030)、风华高科(000636)(还传闻近期要注入澳洲的一个矿的)广晟有色(600259)

广东省广新外贸集团有限公司

星湖科技(600866)、佛塑科技(000973)、省广股份(002400);
生益科技(600183)(持股)

其它国资控股的上市公司还有 

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粤高速A(000429)

 广东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 粤电力A(000539)

 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公司 白云机场(600004)

 广东省水电集团有限公司 粤水电(002060)

广东国资控股上市公司的特点是“大(强)集团小(弱)公司,因此未来注资预期十分强烈。

目前广东省属多主业国资主要是广业公司、广晟公司、广新控股集团以及广弘公司四大多业务控股集团。是广东国资改革的重点。其改革可能的方式主要有,资产注入,股权激励等。我们重点考察这四大集团下属的上市公司。

资产注入预期。建议重点关注贵糖股份、广弘控股、风华高科。

权激励预期: 我们选择广义的科技型,即技术含量比较高(基本都符合我们轻资产、非强周期、竞争性行业的筛选标准)的企业: 建议重点关注星湖科技、风华高科、佛塑科技。从持股比例看,这三家公司大股东控制力偏弱,股权激励预期将会比较高。

  广晟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广东省国资委监管的大型国企之一。集团以矿业为核心主业,辅以电子信息、酒店旅游、工程地产,四大产业协调发展。截至2012年底,公司资产总额751亿元。公司是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大股东,控股A股上市公司三家。矿业板块控制的海外矿产资源价值折算过万亿元人民币。

  广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隶属于广东省国资委。以外贸进出口起家,目前已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产业,矿产资源开发、金属冶炼和加工产业等三大支柱主业。2012年集团资产356.4亿元,集团下辖21家一级企业,控股A股上市公司三家和兴发铝业。2012年在中国企业500强中名列第168位。

  广业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隶属于广东省国资委。公司以环保产业、燃料能源产业、矿业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四大产业为依托,形成以绿色环保工业产业为特色的产业集群。集团2012年资产规模达250亿,旗下控股A股上市公司。集团在环保、能源领域优质资产丰富,未来注入上市公司可能性较高。目前在广东省建有62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规模200万吨/日。构建油品储运-批发-终端加油站为产业链的全省成品油批配送中心;
借助LPG、LNG等液化气的储运-批发-终端加油站为基础,发展低碳清洁能源产业。产业已具备100亿市场规模。

  广弘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拥有绿色食品、医药健康、新材(原)料、宜居宜业宜旅四大主业,所属行业涉及食品、医药、国际贸易、有色金属、教育发行、粮油、饲料、房地产、旅游酒店及物业管理等。其控股股东广弘资产旗下资产众多,包括绿色食品板块(广粮、九江饲料)、医药健康板块(广东医药、本草药业等)、新原材料(广弘国贸、广弘金属、广弘商贸)、宜家宜业宜旅(广弘房产、广弘文体、广弘投资、拱北中旅)等。广弘控股为广弘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旗下唯一上市平台,因此在此轮国企改革中,公司存在较强的资产注入预期。

广弘控股是原广东美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重组后更名的大型省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于2009年9月11日在深交所复牌。公司控股股东广弘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属于广东省国资委旗下的四大控股型集团之一。公司主营业务为肉类食品供应和教育出版物发行,拥有华南地区最大的食品冷藏库和最大的肉类冷冻食品批发市场以及广东省中小学教材发行的两条渠道之一。2012年公司营业收入15.69亿元、净利润0.62亿元,2009-2012年收入年均复合增速9.6%,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速1.2%。广弘控股母公司资产众多。

公司为广东省属大型资产经营公司之一的广弘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旗下唯一上市平台,其控股股东广弘资产旗下资产众多,包括绿色食品板块(广粮、九江饲料)、医药健康板块(广东医药、本草药业等)、新原材料(广弘国贸、广弘金属、广弘商贸)、宜家宜业宜旅(广弘房产、广弘文体、广弘投资、拱北中旅)等,因此在此轮国企改革中,公司存在较强的资产注入预期。

我们预计公司13-15年收入增速20.6%、12.3%、12.5%,净利润同比增速为21.8%、32.4%、26.6%,EPS分别为0.13、0.17、0.21元。公司未来的看点在于国企改革预期下的资产注入价值。

如何在粤股里面选择个股呢?粤股对标上海国企改革的选股路径

  上海作为本轮国企改革的标杆和试点,其国资改革政策细则即将落地,并成为各地国资委深化改革的重要参照。可通过企业主营业务、改革预期、未来成长核心要素等维度精选上海广东两地公司作为对标选股。

  广弘控股VS上海梅林。上海梅林1997年上市,主业增长缓慢且长期徘徊在10亿以下。上海梅林2008年后系列并购重组,形成了综合食品制造与食品分销双主业并行的产业布局。广弘控股是广东省国资委四大控股公司广弘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旗下唯一上市平台,主营肉制品加工和图书影像出版业务。公司近年来经营状况表现平平,参照上海梅林模式,广弘公司对上市公司实现自上而下调整,通过并购重组突出主业或实现主营转型可行性较高。

广日股份VS城投控股。环保资产注入助推主业转型升级。城投控股是国内最早、规模最大的环境服务专业公司之一,目前已基本实现从单一水务业务到拥有环境处理、房地产开发和股权投资等多元业务的战略转型。广日集团目前电梯产业稳居中国电梯市场前列,未来计划将环保产业打造从垃圾收集,转运到终端处理的完整产业链。参照城投控股,广日股份有望受益智能装备与环保节能双轮驱动,借助股东资源优势,实现环保产业突破和快速发展。

  广州浪奇、华发股份VS外高桥、张江高科。借力新区开发及粤港澳自贸区设立预期。广州浪奇目前在南沙拥有5万平方米土地,一直帮助香港消化国际货运压力,粤港澳自贸区的设立必将以南沙为核心甚至只包括南沙新区,参照外高桥及张江高科,如果成立粤港澳自贸区,珠海本地地产龙头企业华发股份和广州浪奇必将率先受益。

广汽集团VS上汽集团。上汽集团已经完成资产证券化,目前在上海国资委主导下推出的激励基金购买自家股票和债券的激励机制,其有望成为上海国企长效激励机制的主要形式。一直以来,广汽由于主营过度偏向日系车造成集团运营风险较高,随着集团品牌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广汽传祺、丰田混和动力、广汽菲亚特等品牌将迎来快速增长期,未来如能进一步平衡日系、欧美、自主品牌三大类车型的比例,公司长期高速成长可期。比照上汽,广汽的管理层调整为集团战略调整、提出股权激励计划创造合适条件,长效激励机制有望改善。 

全面深化改革方案提出:"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我们认为,国企管理的核心是资本管理。在向管资本为主的转变中,广州国资正在学习新加坡淡马锡模式,成立政府投资管理公司,其"大国资"战略,即广州市国资委在国资改革方面推行的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监管制度,有望推广。

对于广州深圳等广东地方的国企改革投资逻辑,我们认为应该重点关注竞争性行业中引入战略投资者与股权激励的预期。在竞争性行业中,我们认为应该重点关注属于轻资产非强周期性,同时盈利能力显著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的国有上市公司。建议重点关注广汽集团 另外珠海改革也引入瞩目,建议可以从资产整合预期角度重点关注力合股份、格力地产。

广州越秀集团,广州市国资委下属资产规模最大企业集团。1985年在香港成立,目前确立以房地产、交通基建、金融等三大现代服务业为核心产业的3+X产业体系。截至2012年底,越秀集团资产总额超过1700亿元人民币。集团旗下控有越秀地产(00123.HK)、越秀交通基建有限公司(01052.HK)和越秀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00405.HK)等三家香港上市公司(基金)。金融板块控股广州证券、金鹰基金等金融机构,并于2013年10月收购香港创新银行,实现金融系统全牌照运营。

  广州无线电集团,始建于1956年,1995年设立企业集团。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打造了无线通信导航、货币自助终端设备、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三大优势产业。是90年代中后期国企股份制改革示范性企业。为培育新一轮快速发展新引擎,集团近年致力于打造金融外包业务管理、计量检测、大物业服务三大服务平台。同时,还涉及国际商贸、金融和投资管理等多个领域。

珠海格力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85年,是珠海目前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企业集团之一,连续多年在中国500强企业名列第百位左右。经过20多年发展,格力集团形成了工业、房地产两翼齐飞、综合发展的格局。

【篇3】关于国企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

国企改革发展过程中如何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
作者:童金莲
来源:《大东方》2018年第01期

        近年来,国有企业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发展也在进行着一系列的改革发展,这种变化在产业结构上、人员构成上都有着较大的影响。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党中央就对当前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并对这期间党的建设提出了重要的要求和部署,这也给当前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党建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指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各个场合的重要讲话要求,明确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国有企业坚持党的领导,贯彻上级部署,是企业设计发展规划、科学谋划转型的坚实保障。具体到国有企业当中,如何将这个作用发挥在企业变革过程中,这是本文需要阐述的问题所在。

        一、深刻理解党的领导在国有企业中的重要意义

        党的正确领导是新中国能够建立并富强起来的关键所在,这个论点已经被历史所证明。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国有企业经过了60多年的风雨历程,为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提高等各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这个过程当中,国有企业也数次面临经营体制机制的变化,这种变化时而大刀阔斧,时而小改小革,但是在党中央的正确引导下,这些改革带来的阵痛被很好地克服了,同时也带来了辉煌的成就。目前而言,国有企业在数量上比建国之初大大缩减,但是企业的竞争力却大大增强,共有80余家企业迈入了世界五百强行列,党的正确领导功不可没。另一方面,由于国有企业具有着特殊性,在一个层面上它有着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属性,追求利润是其最终的目的,这和一般的企业而言并没有太多不同。但是在另一个层面上,它具有“国有”性质,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都应该围绕当前国家的方针政策展开,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现实要求必须相一致。在这样的前提下,加强党的建设对于国有企业而言也是自身属性要求的必然。

        二、国有企业在加强党建工作问题上容易出现的问题

【篇4】关于国企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

关于国企改革的几点思考

李桂林

【期刊名称】《学习月刊》

【年(卷),期】2007(000)018

【摘要】国企改革进行到现在,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国有经济低速低效运行的状况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依旧十分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其根本问题是僵化的国企体制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中许多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历史遗留问题无法及时、迅速地解决,如企业办社会问

【总页数】1页(P.)

【关键词】

【作者】李桂林

【作者单位】江汉石油管理局地球物理勘探公司;副总经济师

【正文语种】英文

【中图分类】F276.1

【相关文献】

1.国企改革:摸着石头过河--回顾国企改革的几点思考 [J], 谢鲁江

2.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从大理州国企产权制度改革看当前的国企改革 [J], 赵秀元

3.新常态下国企改革之思考——论我国“十三五”时期国企改革现状及发展 [J], 王猛

4.从国有企业的不良资产看国企改革与管理创新--对安阳市国企改革不良资产确认工作的思考 [J], 王自文

5.发挥财政职能支持国企改革:襄樊市财政支持国企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J], 马新南

以上内容为文献基本信息,获取文献全文请下载

【篇5】关于国企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

浅析国企改革问题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是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国民经济运行的活力与效率的最重要的因素。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中国的经济改革来说,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又具有关键性的地位,当前经济改革与发展中面临的许多重要问题都与之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新形势下认清和准确把握好国企改革问题,对于在当前阶段的深化推进改革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事业中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一、国企改革历程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推进,中国经济体制在改革探索中逐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其中国有企业作为改革关键领域开始了漫长而崎岖的改革历程。国企改革至今大体上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是“放权让利”。从1978年10月至1984年10月,时间跨越6年左右。期间,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利润递增包干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试点,调整了国家与企业的责权利关系,进一步明确了企业的利益主体地位,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增强了企业活力,为企业进入市场奠定了初步基础。1983年国有企业向政府上缴利润由利润所得税代替,即“利改税”的改革。实行利改税的主要目的是划清政府财政收入和企业可支配收入的界限,并形成国家财政收入与税收挂钩、企业收入与利润挂钩的机制。

第二阶段是1986年12月国务院提出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即常说的“承包制”。在所有制不变的基础上,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以承包经营合同的形式确定国家与企业的责、权、利关系的一种经营管理体制,进一步扩大了企业的自主经营权。但承包制的最大缺陷是有激励而严重缺乏约束,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了,但所有者缺位,所有权不能约束经营权,造成了经营者滥用经营自主权谋取私利或小集体利益,大量出现“内部人控制”现象,进而造成了国有资产随着承包周期变化而不断流失。

第三阶段是制度创新和结构调整阶段。这个阶段从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之前,用了10年时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党的十五大提出,要把国有企业改革同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结合起来。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要实行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程,形成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在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进一步阐明了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主要目标和指导方针,明确了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的方向。这10年间,在国有大中型企业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特别是1998年—2000年,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国有企业实施了改革脱困3年攻坚,通过债转股、技改贴息、政策性关闭破产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减轻企业负担,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促进国有企业的优胜劣汰,实现了国有企业的整体扭亏为盈,为国有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1】

第四阶段是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阶段。这个阶段以党的十六大为开端。针对长期制约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体制性矛盾和问题,十六大提出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明确提出: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中央、省、市(地)三级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相继组建,《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等法规规章相继出台,在国有企业逐步实施了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层层落实,国有资产监管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创新进一步激发了国有企业的活力,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二、当前国企改革面临的瓶颈和挑战

1.政策性负担

改革不配套直接造成国有企业面临着一系列沉重的政策性负担,使其不能处于与其他类型企业相同的竞争地位。换句话说,由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尚未彻底改变,在非国有经济执行了调整扭曲的产业结构的同时,国有企业则承担着继续履行传统发展战略目标的责任。首先,考虑到中国经济中资本仍然稀缺这种现实资源禀赋状况,许多大型国企的资本密集程度仍然过高,在竞争的市场经济中缺乏自生能力。其次,国有企业承受着退休职工养老金。其他一系列职工福利支出、冗员以及下岗职工补贴的沉重负担。【2】

2.产权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仍不尽合理

由于国家是国有企业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加之政企不分,政资不分的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惯性思维,产权制度问题一直是国企改革伴随始终的难题。国家作为国企的所有者,极易形成“所有者缺位”问题,这一问题在东欧和俄罗斯的转轨经济过程中都由于“内部人控制”产生对经济社会很大的消极影响,对我国的国企改革起到重要的警示和借鉴作用。由于产权结构的问题,加之国企内部的约束激励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国有企业在经营管理上产生腐败问题和经营效率低下的问题。

3.国有经济的结构亟需调整

在传统经济体制的思想束缚下,在国有企业的发展中仍然存在全面出击、求大求全的错误思想。因此,导致一些国企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在没有优势的领域和行业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这一状况不但致使国有企业经营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的问题,而且严重阻碍了市场化的进程,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4.企业冗员与失业问题

首先,经过微观放权改革,企业劳动效率明显提高,企业冗员现象变明显起来。由于政府要求国有企业承担位置稳定就业的职能,所以国企仍然雇佣者超过实际需要的劳动力。另一方面,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经理人员取得劳动用工自主权,失业和下岗现象也开始出现。

三、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的政策选择

1.健全和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作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代表,根据国家的授权对国有资产进行监管,依法履行出资人的职责,监督企业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明确国有资产投资主体,明晰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

2.建立起有效的高层经理人员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和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

首先,要尽快建立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经营者市场或经理市场,以解决经营者的筛选和产生机制的问题。其次,建立经营者享受与其奉献相对应的薪酬制度。第三,要建立起科学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从制度上强化所有者对经营者的有效约束。现代企业的重要特征,就是其所有者、决策者、经营者、监督者四方都必须到位,并形成一种既能互相协作前进,又能互相制衡监督的机制。

3.进行国有经济的结构调整,成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强大推力

正确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是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目的所在。中共十五大指出:“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加强重点,以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3】对国有经济的结构进行调整,做到有进有退,通过国有企业在相关领域的退出和引入民间资本,在优化国有经济结构,提高国有企业竞争力的同时,扩大民间资本的投资,促进投融资多元化,增强经济活力,释放新的改革红利,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4.建立竞争性的市场环境

目前国有企业改革陷入困境,停滞不前,关键在于缺乏竞争性的市场环境,如果没有竞争性的市场环境,就不存在一种能够简便直观地反映企业经营实况的指标,所有者于是无法对企业经营进行有效监督,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激励不兼容。信息不对称以及责任不对等的问题就无法解决,更无法完全做到“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一方面,由于国有企业各项政策性负担的制约,因此,彻底剥离国有企业的各项政策性负担,是深化的国企改革突破点和前提,将国企的政策性负担以通过建立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目前,这方面的工作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为深入推进国企改革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就是国企改革的“深水区”和“攻坚战”。新形势下,全面推进国企改革,打破国企垄断迫在眉睫并且势在必行。随着市场化的深化,国企的垄断已经严重阻碍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乃至经济政治体制的进一步改革。打破国企垄断,释放改革红利,建立竞争性的市场环境成为下一轮改革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经过国内三十余年的改革开放实践和国外丰富的市场化经验,我们可以预见,只有在一个竞争性的市场环境中,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所有企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社会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当前,可以看出,新一届政府的经济改革着力点也放在建立竞争性的市场环境上,一系列关于打破国企垄断,鼓励民间资本进入传统垄断领域的政策也相继出台。

 

经过不断深化改革和机制转换,国有企业逐渐成为市场竞争主体,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不断优化,国有资本进一步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国有经济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和未来可能形成主导产业的领域集中,向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集中。30年来,体制的不断变革和机制的不断创新,增强了国有企业的市场主体意识,激发了国有企业的发展活力,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运行质量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屡创新高。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不断涌现。虽然当前阶段的国企改革处于“深水区”和“攻坚阶段”,但是我们已经找到了正确的改革方向,并且已经着手开始化解面临的难题。今后只要朝着正确的改革方向,脚踏实地,以大无畏的改革精神破解难题,国企改革必将取得新的成功,进一步带动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1】《30年国企改革历程回顾》 2009年01月10日《经济日报》

【2】《中国经济》 蔡昉、林毅夫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3】《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卫兴华、张宇 高等教育出版社

推荐访问:党建 国企 论述 关于国企改革发展和党建设重要论述 关于国企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 关于国企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摘编

版权所有:阿达秘书网 2016-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阿达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阿达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沪ICP备16028498号-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