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阿达秘书网>专题范文 > 观后感 > 百年征程观后感1500(五篇)

百年征程观后感1500(五篇)

时间:2023-01-13 09:55:04 观后感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百年征程观后感1500(五篇),供大家参考。

百年征程观后感1500(五篇)

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什么样的观后感才能对得起这个作品所表达的含义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观后感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百年征程观后感1500篇一

支部宣传委员、制作统筹孙xx首先与大家分享:这是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和精神洗礼,今后,要深入学习党史,补充不足,通过不断的学习,增强“四个自信”、鞭策自身行为,提高思想站位,立足工作实际,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剧院布置的工作任务,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国家一级编剧付x说:回顾昨日的艰辛与挫折,才能更深切地感受到今天的发展与变化。党的诞生、土地革命、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在一次又一次的驻足中感悟历史的进程和民族的复兴,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升华,更是奋勇逐梦的激情再现。

合作发展部副主任、院纪委委员王x说:《伟大征程》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土地革命、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四个历史时期为时间线索,凝炼地展示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到建立新中国的革命历程。展览再现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体现出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政党,是与时俱进,永葆青春的政党。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伟大征程,奋勇逐梦。我要认真按照党史学习教育的部署与要求,学思践悟,继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传统,将学习成果转化到日常生活工作中,做新时代的合格党员。

融创中心苏xx说:“伟大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特展”即是给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的重要献礼,也给我们参观者上了一堂生动的党史学习教育课。特展精心挑选并呈现了大量图片、照片以及实物,搭建了许多标志性的立体场景,非常有历史感和代入感,不仅仅表现了党的历具有转折意义的重要时刻,也有许多细节的呈现。边走边看边思索,一件件珍贵的史料似乎活了起来,串起了学生时代的教科书,串起了党的指导思想,串起了许许多多的伟大人物和历史瞬间,我仿佛跨越了时空,打破了空间,以一个亲历者的视角重温了党的百年历史,感受了党的百年征程。这一次精神上的洗礼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和时代内涵。

合作发展部主任xx成说: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至今,总是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动员组织人民群众共同奋斗,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历史贡献,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实践,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的历史规律!

创作部副主任、支部书记毛xx结合实际工作说:一件件文物、一幅幅照片、一段段故事……《伟大征程》特展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土地革命、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四个历史时期为时间线索,用史料和文物还原重大历史事件。展览中一面墙的草鞋、战斗英雄奖旗、抗日时期缴获的子弹、西柏坡的作战室……这些内容不仅让我对初心和使命有了一次深刻领悟和再认识,同时,也为创排《送不出去的情报》汲取了丰富的营养。

支委组织委员、青年学者马xx写到:从小小红船,开启百年伟业;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伟大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特展》以生动感人的细节,点面结合地讲述了党奋勇拼搏的百年历程。这是一次丰富立体、深入人心的党史教育。看着满墙的草鞋,想着陈发姑那75年即便失明都未曾放弃的坚持……我想后辈人也唯有更加努力,才能不负先烈们的牺牲和奋斗。

院刊执行主编段x说:用缴获敌人飞机做的碗,铁迹斑斑的子弹盒,打了补丁的书包,单薄硌脚的草鞋……把这一件件物品和墙上挂着一张张照片中的人联系,顿时感觉到这一件件物品背后的温度和热血,一个个人胸膛中燃烧的热情和激情,还有那个年代斗志昂扬的理想、奉献和奋斗。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用辉煌的百年创造了一个举世瞩目的奇迹和盛世。作为一名生在和平年代,长在繁荣时代的党员,我倍感骄傲和振奋。唯有学习先辈的奋斗、奉献和热爱,才不辜负先辈们的苦难、牺牲和期盼!!

合作发展部孔xx同志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征程中展示了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他们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令人肃然起敬、他们排除万难取得胜利的坚定意志令人热血沸腾。要以此次学习为起点,将党史学习作为提升党性修养、思想境界、道德水平的精神养料,在今后的工作中,直面问题和挑战,勇挑重担,向建党百年献礼!

青年编剧孙xx说:一件件展品、一张张老照片,就像是一个个时光中转站,它们跨越百年而来,让目睹它们的我们也能真切地触摸到那段峥嵘岁月的点点碎片。虽跨越时间,但它们从百年前携带而来的温度和力量却没减,生活在前辈们用理想、信念乃至生命造就的今天,我该用自己的笔再次描摹他们,在生活中的点滴言行里约束自己。

制作统筹李x: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100年的风风雨雨。在党的100岁生日之际,我们参观了首都博物馆“伟大征程”的展览,深刻感受到了“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用历史验证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程,我们要铭记党,拥护党,所谓党民一心,对党就像对我们的亲人。铭记党的历程,做一名合格的党员。

合作发展部孙x说:在整个参观过程中,我看到了党百年的光辉历程,波澜壮阔、催人奋进,同时我无时无刻不在感慨,中国共产党带领着全国人民完成了一个个华丽的转身,让人民为之骄傲,让世界为之惊叹。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以建党100周年为契机,自觉落实学党史的要求,不断充实完善自己,全力投入工作,以忠诚、担当、干净之心向党献礼,孜孜不息、一往向前。

最后,党委书记在支部群中与大家分享心得感受,并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他指出:历史是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的营养剂。首都博物馆举办的《伟大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展》,展示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到建立新中国的伟大历程,虽简明扼要,但意蕴深远。我们党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以来历史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重温这部伟大历史,能够受到党的初心使命、性质宗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育。作为一名党员,要以此次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以史为镜,以史明志,从党的伟大历程中汲取精神和力量,在学习领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

百年征程观后感1500篇二

2021年,奋进的中国迈上新的征程,奋斗的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

一百年岁月峥嵘,一百年初心如磐。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

记录历史伟业,展现百年风华。从今天起,本报推出“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专栏,全面展现百年大党的梦想与追求、情怀与担当,突出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统筹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深入挖掘各个历史时期伟大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展现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创造美好生活的精神风貌,凝聚立足新阶段、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看一百年的中国去上海。

今天,人们循着革命前辈的足迹,走进波澜壮阔的历史。

上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近代中国的光明的摇篮”。

一座长期领中国开放风气之先的城市,在人烟浩穰、海舶辐辏、万商云集的繁华里,积淀了深厚的红色气质。红色遗迹之璀璨,宛若繁星。

走进同车水马龙的街巷一墙之隔的石库门、走进烟火气浓郁的里弄,去寻访上海百年前的红色足迹,也是在寻访中国共产党在积贫积弱、九原板荡之际的跋涉。

兴业路76号,党的十九大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赶赴这里,称之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百年前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就在这里举行。不远处的辅德里,党的二大时隔一年后召开;
1925年初,党的四大在广吉里落下帷幕……

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第一部党章、第一次公开发表《中国共产党宣言》,确立加强党的领导、扩大党的组织、执行使党群众化的组织路线……循着时间脉络,能清晰感知一个政党从弱小到强大、从九死一生到蓬勃兴旺的不懈探索。尽管处于初创阶段,但黑暗中的那束光芒,那份为了人民的信念,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前进方向和基石。

红色是上海的根脉。从1921年诞生到1933年中共中央转移至江西瑞金,党的中央领导机关多数时间常设在上海。有些红色遗迹因亲历者相继离世,而遗落在斑驳、狭仄的弄堂里。一位文献研究者告诉记者:“保护修缮红色遗址,是一场同时间赛跑的抢救式工程。”

黄浦区云南中路171号—173号,一个不起眼的门脸,却是新修葺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机关旧址(1928—1931年)”所在地。白色恐怖下,谁能想到,在隔壁戏楼的曲艺声里,在一楼诊所的喧闹熙攘间,位于二楼的“福兴”布庄居然是敌人踏破铁鞋无觅处的中共红色中枢。中国共产党人的胆识与智慧改写了百年前的风云,也深刻影响了历史进程。

为何选择上海?许多研究者给出了答案。海陆通衢的地理方位,开埠后产业工人不断壮大的阶级基础,东西方文化交汇的思想土壤,还有经济、社会、人口结构等多重因素叠加。上海,因势而兴,群星璀璨。

多年后,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窑洞里向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回忆起青年时代在上海渔阳里的谈话。他说,到了一九二〇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

上海的红色故事,也是大浪淘沙、群英荟萃的图谱。勇敢无惧、向死而生的他们,胸怀一团火,前路再多荆棘、再是艰险,也矢志改变中国的面貌。

中国的苦难史、抗争史、改革史、开放史,浓缩在这座城的街道、里弄、江畔、船舶……百川入海,星火燎原。一代人的觉醒,唤醒了一个民族;
一代代人的传承,又将红色故事赓续出新的脚本。

耄耋白发和垂髫少儿在文物前轻声交流着;
几位外国友人看到激动处不约而同鼓起掌来;
一群少先队员雀跃而来,红色火种生生不息……在上海星罗棋布的“初心教室”里,前来瞻仰的人们带着这样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一份份史料、一件件文物,也是一把把钥匙,开启了去解读、去探寻、去追问历史逻辑和精神密码的大门。

百年前,这个国家的主义很多,但那群青年只相信马克思主义。中共一大代表的平均年龄28岁,今天的中国90后一代同样堪当大任。历经抗疫洗礼,历经改革开放大潮淬炼,青春壮哉。

从50多人发展到超过9100万党员,百年沧桑。从萌芽,到创建,再到星星之火,再到燎原之势。2017年秋,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一幕,镌刻在党的光辉史册上。纪念馆一层序厅,巨幅党旗如鲜血浸染。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其他常委同志一道举起右拳,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他们的声音交汇在一起,一字一句,字字铿锵。1921—2021年,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宣誓声穿越时空,如春潮奔涌,浩浩汤汤。

百年征程观后感1500篇三

2021年,奋进的中国迈上新的征程,奋斗的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

一百年岁月峥嵘,一百年初心如磐。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

记录历史伟业,展现百年风华。从今天起,本报推出“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专栏,全面展现百年大党的梦想与追求、情怀与担当,突出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统筹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深入挖掘各个历史时期伟大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展现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创造美好生活的精神风貌,凝聚立足新阶段、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看一百年的中国去上海。

今天,人们循着革命前辈的足迹,走进波澜壮阔的历史。

上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近代中国的光明的摇篮”。

一座长期领中国开放风气之先的城市,在人烟浩穰、海舶辐辏、万商云集的繁华里,积淀了深厚的红色气质。红色遗迹之璀璨,宛若繁星。

走进同车水马龙的街巷一墙之隔的石库门、走进烟火气浓郁的里弄,去寻访上海百年前的红色足迹,也是在寻访中国共产党在积贫积弱、九原板荡之际的跋涉。

兴业路76号,党的十九大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赶赴这里,称之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百年前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就在这里举行。不远处的辅德里,党的二大时隔一年后召开;
1925年初,党的四大在广吉里落下帷幕……

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第一部党章、第一次公开发表《中国共产党宣言》,确立加强党的领导、扩大党的组织、执行使党群众化的组织路线……循着时间脉络,能清晰感知一个政党从弱小到强大、从九死一生到蓬勃兴旺的不懈探索。尽管处于初创阶段,但黑暗中的那束光芒,那份为了人民的信念,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前进方向和基石。

红色是上海的根脉。从1921年诞生到1933年中共中央转移至江西瑞金,党的中央领导机关多数时间常设在上海。有些红色遗迹因亲历者相继离世,而遗落在斑驳、狭仄的弄堂里。一位文献研究者告诉记者:“保护修缮红色遗址,是一场同时间赛跑的抢救式工程。”

黄浦区云南中路171号—173号,一个不起眼的门脸,却是新修葺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机关旧址(1928—1931年)”所在地。白色恐怖下,谁能想到,在隔壁戏楼的曲艺声里,在一楼诊所的喧闹熙攘间,位于二楼的“福兴”布庄居然是敌人踏破铁鞋无觅处的中共红色中枢。中国共产党人的胆识与智慧改写了百年前的风云,也深刻影响了历史进程。

为何选择上海?许多研究者给出了答案。海陆通衢的地理方位,开埠后产业工人不断壮大的阶级基础,东西方文化交汇的思想土壤,还有经济、社会、人口结构等多重因素叠加。上海,因势而兴,群星璀璨。

多年后,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窑洞里向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回忆起青年时代在上海渔阳里的谈话。他说,到了一九二〇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

上海的红色故事,也是大浪淘沙、群英荟萃的图谱。勇敢无惧、向死而生的他们,胸怀一团火,前路再多荆棘、再是艰险,也矢志改变中国的面貌。

中国的苦难史、抗争史、改革史、开放史,浓缩在这座城的街道、里弄、江畔、船舶……百川入海,星火燎原。一代人的觉醒,唤醒了一个民族;
一代代人的传承,又将红色故事赓续出新的脚本。

耄耋白发和垂髫少儿在文物前轻声交流着;
几位外国友人看到激动处不约而同鼓起掌来;
一群少先队员雀跃而来,红色火种生生不息……在上海星罗棋布的“初心教室”里,前来瞻仰的人们带着这样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一份份史料、一件件文物,也是一把把钥匙,开启了去解读、去探寻、去追问历史逻辑和精神密码的大门。

百年前,这个国家的主义很多,但那群青年只相信马克思主义。中共一大代表的平均年龄28岁,今天的中国90后一代同样堪当大任。历经抗疫洗礼,历经改革开放大潮淬炼,青春壮哉。

从50多人发展到超过9100万党员,百年沧桑。从萌芽,到创建,再到星星之火,再到燎原之势。2017年秋,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一幕,镌刻在党的光辉史册上。纪念馆一层序厅,巨幅党旗如鲜血浸染。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其他常委同志一道举起右拳,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他们的声音交汇在一起,一字一句,字字铿锵。1921—2021年,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宣誓声穿越时空,如春潮奔涌,浩浩汤汤。

百年征程观后感1500篇四

从2016年开始,王学芹家每年多了一个重要的庆祝日。“祝咱家日子像芝麻开花节节高!”近日,老王一家9口第一次齐聚一堂,举起酒杯,庆祝搬迁第六年。

“搬迁年”,成了老王家的特色纪年法。

2016年秋收结束,王学芹家从黄河边的破瓦房,搬进了封丘县李庄镇移民社区的电梯楼,成为河南省第一批黄河滩区搬迁户。从那以后,每年全家人团聚的第一顿饭,都成了王家人固定的“庆祝宴”。

“搬新家,迎新生,比过年还有意义!”王学芹高兴地说。

奔腾不羁的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也在黄淮大地上撕裂出一道道伤口。频繁改道,将上百万群众卷入滩区,他们在洪水和泥淖中挣扎了百年。王学芹一家就是其中之一。

“以前的老家距离黄河100米,每年涨水都害怕,那个呼啸声能把你淹没。”王学芹回忆,小时候,每年汛期前,父母都把粮食、衣物打包好,一旦黄河发水,全家老小就背着包袱往高处跑。“几乎年年发大水,庄稼三年两淹,吃粮全靠国家救济。”

为了让滩区群众搬出“水窝子”,过上好日子,河南从2015年开始试点黄河滩区移民迁建,结合脱贫攻坚,2017年河南制定了黄河滩区居民三年迁建规划,计划到2020年实现对地势低洼、险情突出的24.32万群众整村外迁安置。

根据滩区居民迁建政策,王学芹家几乎没有额外付款,用自家上世纪80年代修建的老房子,置换了这套120平方米的新房。从滩区搬到了乡镇,一家祖孙三代过上了新生活。

“新房子宽敞明亮,新小区干净整洁,社区里的医院、银行、学校、市场可齐全了。”王学芹说。

搬迁后,王学芹的女儿王辉结束四处漂泊打工的日子,回到李庄镇,在商业街开了一家蛋糕房。因为周边滩区迁建,群众生活集中,李庄镇越来越繁华。“守着父母守着孩子,真的挺幸福的。刚开业的时候镇上只有1家,现在已经有了9家蛋糕房。”王辉说。

不仅像王辉这样的年轻人选择回乡创业,越来越多的乡贤也带着项目回到了家乡。在外打拼多年拥有两家服装加工厂的张桂梅,回乡创办了新星制衣厂。“老家搬迁了,很多搬迁户要就业,我就回来了,想带着家乡人共同致富。”张桂梅表示。

如今,李庄镇的工业园区已经引进了亿德隆、车易捷等汽车零部件加工企业和新星制衣、爱贝服饰加工等9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可吸纳就业人员3000多人。

夜幕降临,老王家温暖如春,一家人吃着饺子、聊着天,其乐融融。记者了解,黄河两岸,濮阳、中牟等地最后一批滩区迁建移民正在忙碌着为搬家收尾,准备在新房里开启生活“新纪元”。

百年征程观后感1500篇五

2021年,奋进的中国迈上新的征程,奋斗的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

一百年岁月峥嵘,一百年初心如磐。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

记录历史伟业,展现百年风华。从今天起,本报推出“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专栏,全面展现百年大党的梦想与追求、情怀与担当,突出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统筹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深入挖掘各个历史时期伟大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展现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创造美好生活的精神风貌,凝聚立足新阶段、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力量。

习总书记曾经说,看一百年的中国去上海。

今天,人们循着革命前辈的足迹,走进波澜壮阔的历史。

上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近代中国的光明的摇篮”。

一座长期领中国开放风气之先的城市,在人烟浩穰、海舶辐辏、万商云集的繁华里,积淀了深厚的红色气质。红色遗迹之璀璨,宛若繁星。

走进同车水马龙的街巷一墙之隔的石库门、走进烟火气浓郁的里弄,去寻访上海百年前的红色足迹,也是在寻访中国共产党在积贫积弱、九原板荡之际的跋涉。

兴业路76号,党的十九大闭幕后习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赶赴这里,称之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百年前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就在这里举行。不远处的辅德里,党的二大时隔一年后召开;
1925年初,党的四大在广吉里落下帷幕……

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第一部党章、第一次公开发表《中国共产党宣言》,确立加强党的领导、扩大党的组织、执行使党群众化的组织路线……循着时间脉络,能清晰感知一个政党从弱小到强大、从九死一生到蓬勃兴旺的不懈探索。尽管处于初创阶段,但黑暗中的那束光芒,那份为了人民的信念,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前进方向和基石。

红色是上海的根脉。从1921年诞生到1933年中共中央转移至江西瑞金,党的中央领导机关多数时间常设在上海。有些红色遗迹因亲历者相继离世,而遗落在斑驳、狭仄的弄堂里。一位文献研究者告诉记者:“保护修缮红色遗址,是一场同时间赛跑的抢救式工程。”

黄浦区云南中路171号—173号,一个不起眼的门脸,却是新修葺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机关旧址(1928—1931年)”所在地。白色恐怖下,谁能想到,在隔壁戏楼的曲艺声里,在一楼诊所的喧闹熙攘间,位于二楼的“福兴”布庄居然是敌人踏破铁鞋无觅处的中共红色中枢。中国共产党人的胆识与智慧改写了百年前的风云,也深刻影响了历史进程。

为何选择上海?许多研究者给出了答案。海陆通衢的地理方位,开埠后产业工人不断壮大的阶级基础,东西方文化交汇的思想土壤,还有经济、社会、人口结构等多重因素叠加。上海,因势而兴,群星璀璨。

多年后,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窑洞里向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回忆起青年时代在上海渔阳里的谈话。他说,到了一九二〇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

上海的红色故事,也是大浪淘沙、群英荟萃的图谱。勇敢无惧、向死而生的他们,胸怀一团火,前路再多荆棘、再是艰险,也矢志改变中国的面貌。

中国的苦难史、抗争史、改革史、开放史,浓缩在这座城的街道、里弄、江畔、船舶……百川入海,星火燎原。一代人的觉醒,唤醒了一个民族;
一代代人的传承,又将红色故事赓续出新的脚本。

耄耋白发和垂髫少儿在文物前轻声交流着;
几位外国友人看到激动处不约而同鼓起掌来;
一群少先队员雀跃而来,红色火种生生不息……在上海星罗棋布的“初心教室”里,前来瞻仰的人们带着这样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一份份史料、一件件文物,也是一把把钥匙,开启了去解读、去探寻、去追问历史逻辑和精神密码的大门。

百年前,这个国家的主义很多,但那群青年只相信马克思主义。中共一大代表的平均年龄28岁,今天的中国90后一代同样堪当大任。历经抗疫洗礼,历经改革开放大潮淬炼,青春壮哉。

从50多人发展到超过9100万党员,百年沧桑。从萌芽,到创建,再到星星之火,再到燎原之势。2017年秋,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一幕,镌刻在党的光辉史册上。纪念馆一层序厅,巨幅党旗如鲜血浸染。习总书记带领其他常委同志一道举起右拳,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他们的声音交汇在一起,一字一句,字字铿锵。1921—2021年,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宣誓声穿越时空,如春潮奔涌,浩浩汤汤。

推荐访问:观后感 征程 五篇 百年征程观后感1500(五篇) 百年征程观后感1500(五篇)

版权所有:阿达秘书网 2016-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阿达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阿达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沪ICP备16028498号-18